记者获悉,上海质监部门1月份对95家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申请进行了评测,但有超一半的企业审查判定材料及现场审核不合格,通过率仅45.3%。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在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在食品和消费品生产企业中率先实行“产品质量状况主动报告制度”。
市质监局昨天(2月21日)透露,今年1月,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共完成95家食品生产企业许可申请。审查判定材料及现场审核不合格企业52家,通过率45.3%。不合格主要原因主要为:生产工艺布局迂回往返,存在交叉污染隐患;未满足规定的必备出厂检验能力;企业内部的质检力量不满足要求。
而就在近期,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今年将在食品和消费品生产企业中率先实行产品质量状况主动报告制度,逐步建立联通全系统、覆盖全业务的信息化网络,推动建立产品伤害监测数据直报系统,有望定期分析并发布产品伤害预警信息。此外,质监部门还将在大中型骨干企业推广设立首席质量官。据了解,今年1月起上海首批首席质量官也已在松江区受聘上岗,聘任仪式上,上海飞航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负责人向首席质量官颁发聘书。受聘后的首席质量官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授权,不仅具有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职责,还可以在企业内部质量考核中,行使质量安全“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