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工商局对省内流通领域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商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发现多家企业生产的塑料容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超标,其中包括婴幼儿喂哺餐具。而塑料包装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已屡见不鲜。2011年9月,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就在中秋节期间曝光了月饼托中含有大量超标的增塑剂。今年6月,媒体曝光的五芳斋粽子霉变事件,经查实正是被违规使用的塑料包装从中作梗。8月份,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食品包装质量情况调查,曝光了广东地区多家大型连锁超市一次性塑料餐饮具蒸发残渣超标。
标准有待完善
接二连三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和塑料包装紧密联系在一起。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已相继制定和修订了多项与食品塑料包装有关的法规和标准,出台了新版的《食品安全法》,并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标准进行更新修订。现行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多达100项,行业标准也有111项。
但这些明文规定似乎并没有对劣质塑料包装在食品消费市场的出现起到震慑作用。对此,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制品委员会专家符朝贵表示,国家和行业的各类标准都是围绕塑料包装材料制定的,真正完善的塑料食品包装标准并未出台。这造成了食品生产企业选择包装缺乏标准,大量劣质价廉的塑料食品包装涌入市场,同时消费者对于如何分辨合格的食品包装也缺乏相应知识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食品时,品牌和价位往往是第一考虑要素。此外,外包装是否美观、引人注目也很重要。尤其是在购买礼品时,精美的包装甚至会跃居为消费者是否购买的第一考虑要素。但记者就何为“过度包装”随机询问了几位消费者时,无一人对此有明确的概念。“一样的价钱,当然是愿意所购买的商品有更好看的包装。”消费者李女士说。
精装需要警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消费者在挑选礼品的时候,非常注重礼品的外包装。北京北七家世纪华联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中秋节前,销量最好的月饼是一种带金色月饼托、包装盒上面装饰了银色玫瑰的月饼礼盒,“看上去非常上档次”。
但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类在包装盒上看似精美的装饰,可能是使用再生塑料加入金粉和银粉制成的。而这些再生塑料来源复杂,有些甚至来自于医疗垃圾、农药瓶等,这样的包装材料容易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与重金属。“再生塑料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原料,国家明文规定不能用在食品包装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如是说。他表示,购买包装食品时,消费者不应该被鲜艳的外包装所迷惑,因为一些包装精美的盒装食品,其包装含有毒性物质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盒装食品一般在冷库里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并不新鲜。
那么无色透明的包装是否更安全呢?董金狮表示,消费者购买食品时,最好将包装盒对着阳光或者灯光看看,如果发现有明显的杂质、黑点,或者颜色不均匀,就很可能是用再生塑料做的。此外,也可以闻一闻包装有没有刺鼻的气味,“有上述情况的塑料包装食品,消费者千万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