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给全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产业带来的经济下滑和相当一部分企业因为取不到制造许可证而面临生存危机。浙江省局把是否推动产业发展作为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效的重要标准,按照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扩内需、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坚持“帮与扶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扎实开展以“摸清企业困难、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的企业服务年活动,想方设法破解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发展难题,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普遍欢迎和好评。
一、浙江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概况
长期以来,压力管道元件实行生产许可制度。2005年国家总局理顺了制造许可与生产许可的关系,明确压力管道元件属于特种设备之一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2008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利用2年时间,开展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并规定:到2009年9月底,无证企业将全面停止生产、退出市场。浙江省是全国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大省,仅温州、丽水两个市的工业总产值就达200多亿元。浙江省局针对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量大面广、产品占据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特点,采取省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处室全力抓”的工作方法,制订出台了《浙江省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指导意见》,并动员全省系统分四个阶段对全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进行专项整治。截至2008年底,基本摸清了全省1210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的基本情况,初步建立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产业的产品种类、分布、特点等相关信息数据库。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也发现了浙江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生成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省压力管道元件主要制造基地----温州市的永嘉县、龙湾区和丽水市的松阳等地有一半以上企业因为取不到制造许可证而面临停止制造、退出市场;不少企业因为制造工艺与过程管理不够规范、技术装备落后和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普遍出现了销售下降的态势。为此,松阳、永嘉、龙湾等压力管道元件主产地的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困惑不解。
二、深入基层、摸清实情
面对经济寒流,面对产业发展中的困难,浙江省局党委要求全省系统把“摸实情、办实事、破难题、出实效”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走访并完成了20余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生产工艺与过程管理情况的抽样调查,召开了10多次座谈会,发放了600多份调查问卷,深入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调研情况表明,影响我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三大难题”: 一是资源条件过高问题,国家行政许可准入门槛与引导企业制造安全合格产品的导向存在一定偏差;二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制造企业不掌握行政许可相关情况和要求;三是制造企业无损检测等技术人员能力与水平有待于提高等影响和制约产品质量提升与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
三、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破解制约瓶颈
浙江省局针对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的“三大难题”,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按照分类监管的工作原则,修改、调整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重视下,决定对不同类型、不同产品的制造企业的厂房面积、注册资金、技术力量配备和仪器、设备等不直接影响产品安全质量的许可条件做出适当调整,并同意浙江先行试点,破解了企业生存的难题。另一方面,浙江省局重点采取以下措施,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1、破解难题,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树信心。一是浙江省局陈振华总工程师带队组织相关专家深入松阳、永嘉、龙湾等全省压力管道主要生产基地举办免费培训班,重点讲解压力管道行政许可安全技术规范调整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和压力管道规范化管理要求,分别有225人、155人和93人共473名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增强了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自觉性和保障产品质量、推进企业发展的主动性。二是浙江省局动员相关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送政策、送服务、送技能”等“三送”活动。其中,浙江省局在松阳县实施的“三送”活动被国家总局确定为全国的示范点,6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门报道了我省特种设备“三送”活动服务企业的情况。重点帮助企业掌握取证的基本要求,并在松阳设立行政许可受理点,方便企业办理许可申请。在6月18日“三送”活动座谈会上,国家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宋继红为获证企业――浙江国邦钢业有限公司颁发了A级压力管道制造许可证,并就推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健康发展作了重要讲话;浙江省省局邀请相关专家剖析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产品质量问题的对策措施和产业发展方向;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就如何推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健康发展、转型升级进行了交流,并纷纷表示,在金融危机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三送”活动,不仅给地方政府和企业破解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障碍,解决了长期困扰众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后顾之忧,而且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松阳县委书记林键东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三送”行动是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行动,这不仅给地方产业发展起到了“雪中送炭”的功效,而且给地方党委、政府增强了攻坚克难、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心。
2、组建帮扶队伍,为应对危机拧合力。一是浙江省局组织以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为重点的专家队伍,深入松阳、永嘉、龙湾等地开展压力管道元件生产企业的具体帮助指导,重点对指导思想端正、资源条件基本符合要求但是技术能力与水平达不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20多家企业实行“点对点”的帮扶,帮助企业完善工艺、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和规范化生产。二是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强弱兼并,全力为阀门企业组建联合舰队提供技术支撑、标准制定和质量提升服务。5月份,龙湾区18家成长型阀门企业和凯喜姆阀门有限公司整合重组,挂牌成立大集团,新组建的企业联合舰队将产品、品牌、技术、设备等以资本的形式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预计集团生产总值可突破20个亿,抵御经济寒流的能力大大增强。
3、深化检测服务平台,为自主创新强支撑。一是充分发挥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的国家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中心和国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评审机构的技术能力优势,深入松阳、永嘉、龙湾等地继续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强化产品质量过程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努力增强企业产品的含金量和竞争力。二是浙江省局督促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和完善检测机构,强化检测中心的服务功能和导向作用,为制造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三是浙江省局支持温州市局按照做精做强“省不锈钢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原则,在龙湾区阀门企业开展新阀门标准的宣传,提高对阀门行业的技术支撑能力和覆盖能力,并以阀门行业为重点,研发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技术标准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为阀门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标准、信息支撑服务。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1、企业取证积极性明显提高。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等待、观望的现象基本消除,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势。在松阳县已经有四分之三的企业取得或者即将取得制造许可证,全省各地要求取证的企业日趋高涨,今年以来申请取证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以上。
2、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明显加强,松阳、永嘉、龙湾等地不少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争创企业品牌”的良性工作氛围正在逐步形成。温州等地的监督抽查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合格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4%。
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表现出“企稳回暖”的态势。在全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全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呈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其中,松阳不锈钢管业、龙湾区阀门行业等产品产销量不降反升,松阳多家企业的生产、销售出现了“两旺”的态势;龙湾区2008年新认定的13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强势增长,其中江南阀门有限公司等企业增长率达到60%以上。
五、继续努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浙江省局认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当然职责,而服务特种设备产业经济发展也是应尽的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只有真正融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才能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只有以维护经济秩序、服务产业发展为己任,安全监察工作才能立得住、站得稳、做得好。为此,浙江省局将将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1、深入开展帮扶活动,为产业发展再努力。一是浙江省局决定在松阳县完善行政许可现场受理工作的基础上,再在永嘉、龙湾等主要制造基地设立行政许可受理点,尽可能降低守法企业的成本;二是浙江省局将继续组织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等专家队伍深入松阳、永嘉、龙湾等压力管道元件主要生产基地,采取“企业有困难专家来帮助”的方法,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企业分析与排除产品质量问题,努力提高产品、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三是浙江省局将在7月份深入松阳、永嘉、龙湾等地举办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班,并支持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根据企业需要在松阳等地举办力学性能检测人员培训班,帮助企业提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整体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产业的集群发展。
2、严抓产品质量,为产业健康发展作贡献。浙江省局将针对温州市龙湾区阀门产业集群度大,但“低、小、散”问题突出等情况,督促温州市局从监管产品向监管企业转变,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违法信息预警机制,重点推进优质、优势企业加快发展;从严查处生产故意制假、售假和产品质量严重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违法企业,积极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3、引导企业集群发展,为铸造品牌打基础。浙江省局支持地方政府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实施压力管道元件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发展等战略,并重点会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进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业品牌建设。支持温州市局动员帮助华东阀门、五洲阀门、华夏阀门等企业开展质量赶超和质量攻关活动;出台企业联手整合创品牌办法,积极引导“低、小、散”向“新、精、特”转变,为“中国阀门城”这张国字号金名片增光添彩。(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供稿)